课题研究|“主题式教学”课堂建构的课例研究
---芦墟初中举行同题异构课题研究活动
为了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,强化课题研究意识,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,夯实课题研究过程,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。4月21日芦墟初中举行同题异构课题研究活动。
教例简述
竺可桢先生的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。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,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,形象说明什么是“大自然的语言”,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,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,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,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。
一、同题异构展风采 精研课题共成长
张华老师的课例以赏析说明文语言为本课的重点,按照文章的写作思路,通过情境创设、精妙提问、学生活动等多种方式,让学生体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,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说明文文体的把握,并了解物候学方面的相关科学知识。
吴彬莉老师的课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重点,通过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问题,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内容,设计问题很有针对性和有效性,并设计了学生展示环节,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,主动掌握说明文及物候学相关知识。
二、课题引领明素养精准赋能促成长
教科室李文君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。她指出两位老师课前精心备课、课堂设计合理、积极引导,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己对《背影》这节课课堂构建的理解,呈现出了高效课堂,带给课题组成员满满的收获。
孙校长指出,“主题式教学”课堂构建是通过学科课程结构探索的一种课堂样态,教师从设计主题内容、主题目标、主题形式、主题方法、主题评价、主题行为等一系列主题式教学体系,比较系统的探索农村初中的课堂特征。他希望课题组成员要互相共进,不断反思,在课题研究中成长。
孙校长强调,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,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。希望各位课题组成员潜心钻研,不断积累经验,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。
本次课例研讨活动,为老师们做课题指明方向,也为课题组后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,期待课题研究扎实推进,让课题研究结出累累硕果!